对在市场竞争中“劣汰”的企业,我国建立破产制度作为其退出市场的机制。在债务人破产前,合同相对人对债务人享有的合同之债的债权可依靠合同法保证其利益平衡。随着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双方利益关系就此打破,合同相对人债权的实现需要受到破产程序之制约。
学校的延期开学对于公办学校而言,更多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而对于民办学校而言,学校迟迟不能开学,教职员工工资却要照发,银行贷款及利息要照还,房租也要照交,特别是对按月或按学期收取学费的民办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而言,现金流有随时断裂的风险。
债务人自行管理财产及营业事务在破产重整中运用得越来越多。本文从重整企业自行管理财产及事务的条件、审批程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终止程序的条件和程序4个方面对重整企业自行管理财产的问题进行剖析。
从捐赠保险、捐赠保费到目前官方所说的捐赠保险产品,保险捐赠都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传统捐赠行为基本上只考察捐赠合同的问题,保险捐赠还需要符合保险合同的要求。疫情肆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可能完全按照保险法律文字要求来完成保险合同的订立。
近年来,银行金融借贷合同纠纷中时常会面临案外第三人执行异议之诉的情况,而其中争议较大的就是在银行的抵押权执行过程中,面临买受人的物权期待权的情形。此时,案件的焦点就在于如何解决物权期待权与抵押权的冲突问题。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更是利用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等方式加大杠杆,实现扩张经营的目的。然而大部分企业资金流的不稳定,导致违约案件激增,越来越多的借贷担保纠纷案件由此产生。
《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自2002年4月1日实施以来,历经2007年、2012年、2017年《民诉法》三次修改和2015年《最高院关于适用<民诉法>的解释》的公布实施,于2019年12月26日公布,并将于2020年5月1日施行。
文创领域一片欣欣向荣,但在某些情况下,单位与员工就“作品归谁”的问题产生了矛盾分歧,甚至诉讼。本文拟从实操的角度,尝试总结审判机关对“法人作品”认定的核心观点,为企业和创作者们提供风险防范建议。
2020年开局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社会各界猝不及防。疫情之下,全国经济面临着巨大压力,无数企业的发展陷入了艰难困境。为帮扶中小企业在抗击疫情中渡过难关,国家各部委、重庆市及各区县政府特出台以下救市措施,共克时艰:
近期,本所律师代理了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该案中,购房人与本所委托人签订了商品房认购书,并缴纳定金1000万元和20%的购房款,因购房人未按照认购书约定签订正式的买卖合同,委托人通知其解除认购书并将定金予以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