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限责任公司治理实践中,待决事项的实施效力通常取决于同意股东的表决权比例是否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新公司法在对不同类型待议事项设置差异化法定表决权比例的同时,亦为公司预留了意思自治空间,且部分规范间存在逻辑包容或竞合关系。
本文基于《民法典》及相关司法案例,系统解析在社交平台上使用及被使用“老赖”等标签的侵权认定标准,为实务操作提供全面的法律指导。
本文结合中国法院近年典型案例,系统梳理境外财产分割的裁判规则与司法认定标准,为当事人及法律实务人员提供操作指引。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校院所作为科技创新核心阵地,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持续增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成果转化涉及权属界定、模式选择、合同管理、国有资产监管等多重合规风险,稍有不慎可能引发法律纠纷或资产流失。
在公平竞争审查领域,中豪团队深耕多年,深度参与过全国多地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项目,对各类涉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如地方产业扶持政策、市场准入规则、财政补贴文件等)有着精准把握和专业研判,积累了扎实的实务经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法发〔2021〕4号)第一条第2款规定:“准确把握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
在市场经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许多企业因触碰法律红线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其法定代表人往往存在一个严重的认知误区:认为“吊销即终结”,公司被吊销执照后便无需再进行任何后续处理,特别是对注销程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5〕8号,以下简称《意见》),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于 2025 年 6 月 27 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并将于 2025 年 10 月 15 日起施行。与修正不同,此次修订对整部法律从内容到结构均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调整。
在公司治理架构中,法定代表人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其作为公司对外表意的代表,在民事活动、商业交易等诸多领域代表公司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一举一动皆可能对公司的法律责任、经济利益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