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点解析中国企业在越南注册商标面临的两大核心挑战,即在“先申请原则”下延迟注册的风险与纯汉字商标的注册困境。通过案例研究与法律分析,我们旨在为企业提供实务建议,助力实现有效商标保护。
2025年2月19日,国务院发布《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通过扩大市场准入、优化投资环境及强化服务支持等多项措施,稳定和吸引在中国境内的外商直接投资。
本文旨在解读香港地区承认与执行内地法院判决的最新法律框架,并结合实务操作,为内地企业和个人提供指引,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重要的跨境法律机制。本篇作为指引的(上)篇,将重点介绍该机制的法律依据、程序框架和适用范围。
新《规则》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32号令)的配套操作规范,针对国有资产交易中的制度空白、流程冗长、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调整。
商业秘密作为企业重要的智力成果,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秘密武器”。实践中,员工违反保密义务、商业对手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均可能对企业商业秘密造成威胁。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和高净值人群规模的扩大,财富传承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议题。根据招商银行发布的《202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超过70%的高净值家庭面临代际财富转移问题,而传统的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因缺乏灵活性、长期规划性和风险隔离功能,难以满足复杂需求。
全球各国经济体中,中小微企业数量都占到了90%以上。小微企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灵活性、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宽度和深度。伴随着新生,必然有相当数量的小微企业退出。破产的本质是市场化有序退出,如何及时、准确地识别出小微企业的真实价值值得关注。
现在市场中常见的增信措施起源于金融领域,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其设计初衷是为了适应复杂的金融结构、规避严格的监管手段。经过市场的检验后,部分运行良好的增信措施被移植、采纳进了一般民商事活动当中来。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在第五十二条确立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情况下,但又在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如实回答义务”。引发了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争论。其实质争议在于“沉默权”与“如实回答义务”是否能在同一法律中“共生”。而实务界有人认为这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侦查和证明又出现了矛盾。
本文作为香港教育系列的第三篇,重点聚焦香港高等教育的多元入学途径、政府资助政策以及研究项目支持措施,旨在帮助内地读者更好地认识香港高等教育的特点及资源优势。